防控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首選中岸疫苗“呼舒平”
發布時間:
2019-12-05 00:00
作者:
傳染性喉氣管炎ILT是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難,喘氣和咳出帶血的分泌物。剖檢時可見喉部、氣管粘膜腫脹、出血和糜爛。各種日齡的雞都可感染,以4~10月齡的雞最易感染,可引起感染雞產蛋下降和死亡,近幾年肉雞也開始發病,在我國較多地區發生和流行,本病傳播快,死亡率較高,嚴重危害養雞業的發展。
一、病原介紹
ILTV 屬于皰疹病毒科,甲皰疹病毒亞科的禽皰疹病毒 I 型,在外界不易生存,一般通過接觸才能感染,主要通過皮膚、呼吸道黏膜感染,還可通過持續感染代代相傳,易出現周期性帶毒、排毒的形式。ILTV可存在于外表健康、無任何臨床癥狀、無發病和死亡的雞群,往往病愈雞成為帶毒雞,帶毒時間可長達 2年?,F在分子生物學方法已經證實,三叉神經是 ILTV 潛伏的主要部位,受到應激的潛伏感染雞,病毒可以被激活,大量的復制排出,所以傳統的方法很難從根本上解決 ILT 的暴發和流行。
迄今為止,獸醫學界認為在世界范圍內ILTV只有一個血清型,但它不同的毒株在致病性上可有明顯的差異。即使是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地區,都可存在毒力差異很大的不同毒株,尤其是弱毒株的存在,因長期隱性帶毒排毒,給本病的控制和根除帶來很大的困難。
ILTV大量的存在于病雞的氣管組織及其滲出物中,他的抵抗能力很弱,在暗光下的雞舍內最多存活一周,55℃只能存活1~15 min,37℃存活22~24h。對一般的消毒劑敏感,如來蘇水或1%苛性鈉1min即可將其殺死。所以說本病夏季不易發生,有效的消毒可以很好的控制本病。
二、流行病學
在自然條件下,本病主要侵害雞,各種年齡及品種的雞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雞癥狀最為特征。幼齡火雞、野雞、鵪鶉和孔雀也可感染。鴨、鴿、珍珠雞和麻雀不易感。哺乳動物不易感。
病雞、康復后的帶毒雞和無癥狀的帶毒雞是主要傳染來源。經呼吸道及眼傳染,亦可經消化道感染。由呼吸器官及鼻分泌物污染的墊草、飼料、飲水及用具可成為傳播媒介,人及野生動物的活動也可機械地傳播。種蛋蛋內及蛋殼上的病毒不能傳播,因為被感染的雞會在出殼前死亡。
病毒通常存在病雞的氣管組織中,感染后排毒6-8天。有少部分(2%)康復雞可以帶毒,并向外界不斷排毒,排毒時間可長達2年,有報道最長帶毒時間達741天。由于康復雞和無癥狀帶毒雞的存在,本病難以撲滅,并可呈地區性流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秋冬寒冷季節多發。
雞群擁擠,通風不良,飼養管理不好,缺乏維生素,寄生蟲感染等,都可促進本病的發生和傳播。
本病一旦傳入雞群,則迅速傳開,感染率可達90%~100%,死亡率一般在10%~20%或以上,最急性型死亡率可達50%~70%,急性型一般在10%~30%之間,慢性或溫和型死亡率約5%。
三、臨床癥狀
自然感染的潛伏期6~12天,人工氣管接種后2~4天雞只即可發病。潛伏期的長短與病毒株的毒力有關。
發病初期,常有數只病雞突然死亡?;茧u初期有鼻液,半透明狀,眼流淚,伴有結膜炎,其后表現為特征的呼吸道癥狀,呼吸時發出濕性羅音,咳嗽,有喘鳴音,病雞蹲伏地面或棲架上,每次吸氣時頭和頸部向前向上、張口、盡力吸氣的姿勢,有喘鳴叫聲。嚴重病例,高度呼吸困難,痙攣咳嗽,可咳出帶血的粘液,可污染喙角、顏面及頭部羽毛。在雞舍墻壁、墊草、雞籠、雞背羽毛或鄰近雞身上沾有血痕。若分泌物不能咳出堵住時,病雞可窒息死亡。病雞食欲減少或消失,迅速消瘦,雞冠發白:有時還排出綠色稀糞。最后多因衰竭死亡。產蛋雞的產蛋量迅速減少(可達35%)或停止,康復后1~2個月才能恢復。

病程:最急性病例可于24h左右死亡,多數5~10天或更長,不死者多經8~10天恢復,有的可成為帶毒雞。有些毒力較弱的毒株引起發病時,流行比較緩和,發病率低,癥狀較輕,只是無精打采,生長緩慢,產蛋減少,有結膜炎、眶下竇炎、鼻炎及氣管炎。病程較長,長的可達1個月。死亡率一般較低(2%),大部分病雞可以耐過。若有細菌繼發感染和應激因素存在時,死亡率則會增加。
四、病理變化
本病主要典型病變在氣管和喉部組織,病初粘膜充血、腫脹,高度潮紅,有粘液,進而粘膜發生變性、出血和壞死,氣管中有含血粘液或血凝塊,氣管管腔變窄,病程2~3天后有黃白色纖維素性干酪樣假膜。
由于劇烈咳嗽和痙攣性呼吸,咳出分泌物和混血凝塊以及脫落的上皮組織,嚴重時,炎癥也可波及到支氣管、肺和氣囊等部,甚至上行至鼻腔和眶下竇。肺一般正?;蛴蟹纬溲靶^域的炎癥變化。


病理組織學檢查時,氣管上皮細胞混濁腫脹,細胞水腫,纖毛脫落,氣管粘膜和粘膜下層可見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粘膜細胞變性。病毒感染后12h時,在氣管、喉頭粘膜上皮細胞核內可見嗜酸性包涵體。出現臨診癥狀48h內包涵體最多。病毒接種雞胚組織細胞12h時后可見到核內包涵體。
五、現場診斷
①本病常突然發生,傳播快,成年雞發生最多;發病率高,死亡因條件不同而差別大。
②臨診癥狀較為典型:張口呼吸、喘氣、有羅音,咳嗽時可咳出帶血的粘液。有頭向前向上吸氣姿勢。
③剖檢死雞時,可見氣管呈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癥病變,以后者最為特征。氣管內還可見到數量不等的血凝塊。
六、抗原、抗體檢查
檢查本病的抗原和抗體的方法有熒光抗體法、瓊脂擴散試驗、中和試驗、核酸探針、 PCR、ELISA、間接血凝、對流免疫電泳等。鄭世軍、甘孟侯建立的Dot—ELISA法,對發病雞群口咽、泄殖腔拭子檢查,檢出抗原陽性率分別為80.2%(162/202)、75.41%(92/122),敏感性好。
七、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疫苗免疫接種方案
1、防治理念
加強飼養管理、強化生物安全,避免免疫雞或康復雞與易感雞混養,重視環境消毒衛生,減少環境中的殘存ILTV,從而可以避免易感雞受到感染。
ILTV以細胞免疫為主,對ILTV產生保護效應機制在于氣管處的細胞免疫反應。切除法氏囊或以環磷酸胺處理的雞,盡管不能產生體液免疫應答,但仍可產生完全的保護力。正常的雞接種ILTV疫苗28~30d后,以強毒攻擊時,在氣管處完全阻止病毒的繁殖。因此為了控制ILT的暴發,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活疫苗免疫接種。因弱毒疫苗有潛在散毒的危險,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新的喉氣管炎疫苗,如 DNA 疫苗,亞單位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基因工程活載體疫苗。雖然這些疫苗在生物安全性上比較好,但是由于 DNA 疫苗臨床保護率不高 ;亞單位疫苗接種量大、成本高,不能阻止感染 ;基因缺失疫苗存在安全性問題 ;基因工程活載體疫苗受載體病毒母源抗體影響,免疫保護率低 ;所以這些疫苗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廣泛使用的疫苗是弱毒疫苗。某些弱毒疫苗可引起免疫雞發生較強的接種副反應,因而選擇疫苗時應主要使用接種副反應小、遺傳性能穩定、毒力不會返強、免疫保護率高的優質疫苗(例如中岸生物“呼舒平”疫苗),使用弱毒疫苗免疫接種基本上可以有效控制傳染性喉氣管炎的發生。
由于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潛伏期長(6~12d),傳播速度相對緩慢(全群雞受到感染大約需要1~2周的時間),發病早期應用傳喉疫苗(中岸生物“呼舒平”)緊急免疫,同時應用抗生素類藥物,如山西瑞象吉米星(10%替米考星溶液)防止繼發感染,同時飲水中加入山西瑞象瑞沃喉潤寶(麻杏石甘口服液),來增加治療效果,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治愈率可達90%以上。
2、中岸生物“呼舒平”疫苗
中岸生物“呼舒平”疫苗為雞胚源致弱疫苗,收取絨毛尿囊膜,經過冷凍離心純化精致而成的耐熱保護劑凍干活疫苗,適用于 3 周齡以上的雞。
(1)中岸生物“呼舒平”安全性試驗3周齡SPF雞超劑量接種“呼舒平”安全性試驗,疫苗免疫后觀察21d。(見表 1)

(2) 中岸生物“呼舒平”疫苗的免疫效果試驗(見表 2)

(3)中岸生物“呼舒平”田間試驗結果(見表 3)

小結 :實驗表明中岸生物“呼舒平”疫苗無論是中等劑量還是大劑量免疫都非常安全 ;效力檢驗應用1/5使用劑量的疫苗免疫SPF雞,3周后用ILTV氣管內攻毒,可以獲得100% 的攻毒保護。
3、結論
傳染性喉氣管炎是一種急性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強飼養管理有利于減少本病的發生,但采用疫苗接種易感雞是控制本病的最佳方法,選擇優質疫苗是提高免疫水平的重要因素。通過試驗和廣大用戶的應用,中岸生物“呼舒平”疫苗無任何不良反應,具有良好的免疫保護作用。因為本病主要以細胞免疫為主,建議 3 周齡以上應用疫苗效果好。
4、蛋雞、種雞參考免疫程序(免疫程序見表 4)。

5、白羽肉雞一般在5-7日齡刺種免疫;飼養 60 日齡以上的優質雞建議在 5 ~ 6周齡左右加強一次免疫。
6、中岸傳染性喉氣管炎活疫苗----呼舒平
(1)本品系用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K317株接種SPF雞胚,收獲感染的雞胚絨毛尿囊膜,研磨后,加適宜穩定劑,經冷凍真空干燥制成。
(2)高抗原含量,每羽份病毒含量應不低于104.0EID50。
(3)安全可靠,每只氣管內注射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強毒株0.2ml(含104.0EID50),觀察10日,免疫雞應全部無癥狀。
(4)疫苗稀釋后應放冷暗處,限3小時內用完。
(5)接種前、后要做好雞舍環境衛生管理和消毒工作,降低空氣中細菌密度,可減輕眼部感染。
(6)只限于疫區使用。雞群中發生嚴重呼吸道?。ㄈ珉u傳染性鼻炎、雞支原體感染等)時,不宜使用本疫苗。
7、中岸生物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呼舒平”使用注意事項
(1)采用點眼或刺種的免疫方法,
(2)不宜采用飲水和噴霧的免疫方法。
(3)可用于緊急免疫。
(4)MG陽性雞群,接種3天后部分雞的眼結膜有反應,3-4天即可恢復。
(5)有病的雞使用效果不穩定,不可接種有呼吸道的雞。
(6)僅用于發生過傳染性喉氣管炎的地區。
(7)免疫后的雞群4周內不得接觸小日齡的未免疫雞群,防止散毒。接種后10天內不準許接種其他呼吸道疫苗。
八、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防治案例
1、發病情況
2019年秋末冬初時,氣溫逐漸變冷,湖南益陽當地養雞戶崔某,飼養黃雞1500只,日齡35d,初期甩頭,咳嗽,繼而呼吸困難,有時咳出帶血絲的粘液,食欲降低,被毛粗亂。用上呼吸道藥物治療3d無效,每天都病雞死亡,找到湖南生物銷售人員幫忙解決。
2、臨床癥狀
雞群食欲降低,每天的飼料量減少,個別雞精神沉郁,被毛松亂,甩頭、腫眼、流淚、咳嗽,有的呼吸困難,有的咳出帶血絲的粘液,血絲都甩到雞籠上,特別是晚上,雞舍內有拉鋸的聲音。
3、剖檢變化
戶主帶來一只活雞,一只死雞?;铍u剖檢:氣管環狀出血,特別是喉頭出血嚴重,其它器官基本正常,沒有病變表現。死雞剖檢:喉頭、氣管出血,氣管內有條狀出血滲出物,肺、氣囊、心臟、肝、腎等基本正常。取樣送實驗室做進一步確診。
4、診斷
根據發表情況、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初步懷疑感染雞傳喉病毒。實驗室利用所送病料,進行PCR檢測,顯示陽性。確診為傳染性喉氣管炎病。
5、防治措施
①隔離:把病雞撿出,單獨飼養,搞好環境衛生,適量通風換氣。
②緊急接種:全群用湖南中岸生物傳炎性喉氣管炎疫苗“呼舒平”1.5倍量+青霉素(1只雞1萬IU)點眼緊急接種,同時用山西瑞象吉米星(10%替米考星溶液)150千克水/100ml +山西瑞象瑞沃喉潤寶(麻杏石甘口服液)250千克水/500ml,連續飲用3-5天。
③消毒:雞舍外周圍大面積消毒:用0.5%的戊二醛噴霧消毒,防止其它病毒、細菌的傳播和感染。
6、小結
①根據一系列的情況,確診為傳喉病。
②過4d后回訪,疫情得以控制,食欲基本恢復正常,死亡停止。
③一旦發生該病,只用藥物,是難以控制的,必須緊急接種疫苗,才是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
④免疫方法:涂肛用疫苗多,但應激反應??;滴眼用疫苗少,應激反應大些,但是,添加是青霉素以后,應激反應就降低了。
⑤通過該病例得出:大小雞都易感染,必須提早做好疫苗免疫和加強飼養管理。
⑥雞群發病后及時治療,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
九、白羽肉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防治
1、肉雞的流行特點
近些年東北、河北、山東、山西、江蘇和河南等地區出現;一旦傳入雞群,則迅速傳開, 肉雞感染以呼吸道癥狀突然增加,2天便可傳滿全群; 感染率可達 80%~90%, 死亡率一般在10%~20%或以上, 最急性型死亡率可達 50%以上; 通常受直徑 1 公里發病的產蛋雞群水平傳播后感染。雞場發病后每棟之間傳播需要 3~5天 (如果隔離措施得當可以避免全場發?。?。
2、肉雞的臨床表現
病毒株毒力差異,癥狀也不盡相同。 最急性病例可于 24 小時左右死亡,多數 5~10 天恢復,有的可成為帶毒雞。 有些毒力較弱的毒株引起發病時,流行比較緩和,發病率低,癥狀較輕。 早期見單側性眼紅、流眼水、流鼻水,后期眼腫、部分眼盲??人?, 部分病雞咳出血痰,呼吸時發生咕嚕咕嚕的聲音,嚴重時伸頸張口呼吸, 并發出喘鳴聲。 如喉頭大量黏稠分泌物堵塞, 冠發紫, 引起窒息死亡。 患雞采食減少或停食,消瘦。
最急性病例可于 24 小時左右死亡, 多數 5~10 天恢復,有的可成為帶毒雞。 有些毒力較弱的毒株引起發病時,流行比較緩和,發病率低, 癥狀較輕, 只是無精打采,生長緩慢,有結膜炎、眶下竇炎、鼻炎及氣管炎。死亡率一般較低(2%),大部分病雞可以耐過 。 若有細菌繼發感染和應激因素存在時,死亡率則會增加。
3、肉雞剖檢病變
喉頭和氣管黏膜充血、出血,嚴重有彌漫性大小不一的鮮紅出血斑和淡黃色或灰白色纖維素性分泌物。氣管環黏膜有散在性或彌漫性出血,有的患雞喉頭和氣管腔內有灰黃色或紅色或乳白色塊狀或條狀纖維素性分泌物,有的患雞病變延至肺部,一側或兩側肝變。
4、病毒分離
取典型病變患雞的喉頭、氣管及分泌物病料經處理后接種SPF雞胚,觀察絨尿膜上痘斑病灶。
5、肉雞ILTV的防控
①白羽肉雞一般用湖南中岸生物ILT疫苗“呼舒平”在5-7日齡刺種免疫;飼養 60 日齡以上的優質雞建議在 5 ~ 6周齡左右加強一次免疫。
②ILTV具有潛伏感染的特性;免疫雞群與非免疫雞群相互接觸,非免疫雞群就可能造成同居感染。
③發病雞群每天帶雞消毒;藥物對癥治療;擴張氣管、稀釋痰液(山西瑞象瑞沃喉潤寶“麻杏石甘口服液”)、控制制支原體感染(山西瑞象吉米星“10%替米考星溶液”)。
十、雞傳染性喉氣管炎免疫不良反應的原因及預防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預防的主要方法是用傳染性喉氣管炎弱毒活疫苗進行免疫接種,但免疫接種后口天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加出現采食量下降、流淚、眼腫、失明甚至出現死雞現象,對雞群造成一定的危害。
1、產生的原因
免疫方法不當:在生產中有不少養殖者為省事而采用飲水免疫,使個別雞免疫效果不確切或出現散毒現象導致毒株返強而感染。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最好采用泄殖腔接種或點眼接種,而毒力強的疫苗采用點眼免疫很容易引起眼部病變或大群發病。接種疫苗時劑量過大或有意加大疫苗用量,就會導致疫苗反應過大引起雞群發病。個別在點眼、滴鼻后疫苗未吸入就把雞放開常把疫苗甩出影響免疫效果。在免疫中出現漏防現象也會導致部分雞感染發病,與其他疫苗接種間隔時間過短容易出現應激反應。
雞群健康狀況不良:若免疫時家禽有呼吸道癥狀或有支原體病、傳染性鼻炎、新城疫等疾病易導致免疫不良反應使呼吸道癥狀加重。雞群營養不良、整齊度差,抵抗力下降,免疫后也易造成免疫不良反應的發生。
環境條件差:雞舍通風不良氨氣和粉塵含量過高洞養密度過大,天氣急劇變化室溫忽高忽低,受大風、賊風等不良因素影響時雞群很容易發生呼吸道和眼部炎癥,若此時接種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免疫不良反應就會加重。
2、預防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雞群的抵抗力:加強通風保證空氣新鮮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改善飼養環境條件及時清糞,保持清潔衛生,減少雞舍中氨氣和粉塵的含量增加營養物質特別是維生素的含量,保證上皮細胞完整性提高雞群的抵抗力,在免疫前后注意天氣變化,若遇到惡劣天氣最好不要免疫,以減少應激因素的產生。
免疫前及時觀察雞群的健康狀況并適當用藥:在接種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時注意觀察雞群健康狀況特別注意有無呼吸道癥狀,若有則禁止接種。免疫接種前三天適當添加抗支原體和傳染性鼻炎的藥物如替米考星、強力霉素、恩諾沙星等,以減輕或防止潛伏期疾病的發生。
掌握正確的免疫方法:嚴格按照疫苗廠家說明書上提供的方法和劑量使用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弱毒疫苗最好使用泄殖腔接種或點眼,防止漏防、誤防特別是點眼時一定要待疫苗吸入后再放雞,同時要注意防止個別雞亂跑出現漏防現象。
免疫接種后的管理:免疫接種后3-5天在雞群飼料中適當加入治療支原體及鼻炎的藥物,防止呼吸道或眼部疾病的發生。
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免疫前后一星期內嚴禁接種其他疫苗,接種疫苗后在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可以減輕應激反應的產生。接種疫苗后4天對雞舍每天進行一次帶雞消毒,防止疫苗的擴散和毒力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