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革命圣地,傳承延安精神
發布時間:
2019-09-26 00:00
作者:
李小軍
———中岸生物黨支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延安紅色之旅
9月20日,湖南中岸生物藥業有限公司黨支部統一組織下,黨員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奔赴陜西延安,開啟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延安紅色之旅。
進入延安,第一站直接奔向楊家嶺,毛主席等老一代革命領導人生活和戰斗過的13個春秋的這片黃土高坡,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圣地莊嚴的氣息。那一孔孔簡陋的窯洞,一件件樸素的陳設,一幅幅珍貴的照片,無不生動再現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的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

在楊家嶺道路上護旗照片

在毛主席種過的菜地旁
楊家嶺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革命所在地,在這里,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領導當地軍民擊退了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三次反共高潮,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及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中共中央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最后勝利,并為取得全國解放戰爭勝利制定了正確的政治路線。



在中共七大舊址合影

在楊家嶺認真聽講解員講解
我們看到了中共七大舊址,一個充滿了神圣的地方,墻壁上的照片記錄著曾經發生在這里的故事,每一件事都已載入歷史。在會址對面的山坡上,散落著一排窯洞,那就是當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的住所。一座低矮的土墻圍起來的小院子,山坡里開鑿出來的三間窯洞,屋里一桌、一椅、一床,簡陋卻質樸整潔,這就是毛主席曾經生活了八年的地方!也就是在那樣簡陋的環境下,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也就是在那一盞盞昏暗的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的光輝著作。

在五大書記銅像前留影

在棗園毛澤東舊居前重溫入黨誓詞
1943年,中共中央書記處和毛澤東遷住棗園辦公,設立了棗園作戰室,主要用于搜集日軍和國民黨情報,分析軍事斗爭形勢,研究戰局發展態勢,編輯作戰指令,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重要貢獻。
在棗園毛澤東舊居前,面對鮮艷的黨旗,大家緊握雙拳,重溫了入黨誓詞,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
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解放戰爭勝利的出發點。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延安時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寫入黨章,可以說延安時期是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面經驗,成功地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時期。
“延水悠悠,千年不斷,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延安精神”這個法寶,人才會變得 “精神”,工作才會有“精神”,事業更會有“精神”。此次延安紅色之旅雖然結束了,但學習、工作中弘揚延安精神的歷史使命才剛剛開始,中岸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征途中堅定信念,向著一個個偉大目標而努力前行!